证券时报记者 许孝如
近日,随着期货公司定期报告陆续披露,期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逐渐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期货公司营业收入波动显著加大,行业竞争和分化加剧。
据业内人士介绍,期货公司营业收入波动加大主要受去年出台的新规影响。2024年11月,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大宗商品风险管理业务管理规则》,明确对同一交易日内签署采购和销售合同等六大类贸易类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于2025年正式落地实施。值得注意的是,该调整会显著影响期货公司财报中营业收入及营业支出的列示口径,但对业务的盈亏没有影响。
4月25日,弘业期货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6.43亿元,同比增长259.1%;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其中,其他业务收入显著增加,达到5.6亿元,主要得益于子公司弘业资本在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方面的扩展。
南华期货此前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营收为5.34亿元,同比下降46.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73.83万元,同比增长0.13%。南华期货营收大幅下滑,主要受上述新规影响,净利润则未受波及。
作为期货行业昔日“一哥”,永安期货一季度业绩有所承压。4月23日,永安期货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该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2.77亿元,同比下降47.51%;归母净利润为929.46万元,同比下降88.08%;基本每股收益0.01元。
永安期货也在一季报中明确指出,若按照前述新规要求,2024年一季度可比口径营业收入为27.48亿元,同比下降17.13%,营业收入较直观数据降幅明显收窄。
从2024年全年行业整体情况看,受期货交易所返还政策调整、行业竞争加剧及低利率环境影响,期货公司的经营跌宕起伏,压力有所增加。
中期协披露的行业数据显示,去年期货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2.93亿元,同比增长2.97%;累计实现净利润94.71亿元,同比下滑4.1%。这是继2022年后行业连续第三年出现净利润下降。
其中,截至目前,已有近35家期货公司公布了2024年度经营数据。在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17家公司中,仅有8家公司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期货行业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头部期货公司凭借资本实力、品牌优势和综合服务能力优势,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强者恒强的格局进一步巩固。中小型期货公司若无法在差异化竞争中突围,可能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如果市场利率持续保持低位,传统经纪业务收入增长受限,期货公司需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提升创新业务(如场外衍生品、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的盈利能力。”有行业人士表示,“此外,期货交易所返还政策调整、手续费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传统经纪业务利润进一步下滑,而创新业务的监管要求将更加严格,期货行业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招商证券4月28日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13亿元,同比增长9.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8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21.57亿元,同比增长6.97%;基本每股收益0.25元。
红星资本局4月28日消息,昨日晚间,美的集团(000333.SZ)和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两家公司均在财报中表示,自己是空调品类的第一名。 美的集团表示,2024年,其在国内市场全面推进落实“数一”战略,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在家用空调等9个品类中,美的系产品在国内线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4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推出增量政策,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对个人加大就业补贴支持,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等。 对已出台的存量政策要全面落实,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就业补贴,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 “
4月27日晚间,A股“新材料大佬”新莱福(301323)连发以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为核心的17条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广州金南磁材100%股权。今日股票复牌后,新莱福一度以20cm涨停开盘,但随后便震荡走低,截至14:32公司股价报38.97元/股,涨9.77%,即时总市值40.89亿
当和煦的春风掠过广袤的桦南林区,一场关于紫苏的“香气革命”正在悄然上演。龙江森工桦南局公司紫苏产业园区内,紫苏特有的芬芳弥漫开来,顺着生产线飘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桦南林区走向国际舞台最亮丽的名片。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一个特色产业正以蓬勃之势,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忙碌的生产车间繁忙生产线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