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考古复原郑州商城遗址的城市生命史

0人浏览   2025-05-25 18:0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5月25日上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承办的“华夏考古讲坛”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大项目部副部长、研究馆员杨树刚为观众带来《城市考古视角下的郑州商城》主题讲座,观众热情高涨。

杨树刚研究员重点从城市考古的视角讲述郑州商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首先梳理城市考古的理论知识,详细列举了各家观点,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考古的概念、开展城市考古的知识储备、城市考古的基本方法进行了阐述。杨树刚认为,中国古代城市考古在中国考古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城市考古”按照古代城市沿革情况和保存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古今重叠型城址”和“荒野型城址”两类,或根据古代城市所处区位的不同,分为城镇型(古今叠压型)、乡村型、荒野型城址三类;而认识中国古代理想城市的规划思想,了解古代各个时期城市的形态特点,知道中国古代城市的等级规模和功能类型,掌握古代城市的修筑、防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也是我们开展城市考古应该具备的知识。

杨树刚以自身十余年的亲身考古实践,讲述郑州商城的城市考古实践。梳理了郑州商城的发现、发掘历程和重大意义;接着按照“纵向找沿革、横向探布局”的思路,分别介绍了商代、战国、汉代、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郑州商城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揭示了这一“古今叠压型城址”特有的文化层层累积历史,生动复原了郑州商城遗址的城市生命史,证明了郑州商城所处区域自商代以来,3600年来一直处于城市中心区,人脉不息,文脉不断,为我们深入理解古都郑州、加强名城保护、促进展示利用贡献了考古人的答卷。

杨树刚研究员认为,在今后的考古工作中,我们要从明确学术目标、做好长期准备、多维度采集信息、精细化发掘、客观翔实记录、积极参与大遗址保护等几个方面来全方位提升郑州商城的城市考古工作水平,方能守护文脉、留住乡愁。

在互动环节,杨树刚研究员耐心回答了观众提出的问题,并就一些热点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他的专业见解和幽默风趣的风格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广泛共鸣和热烈掌声。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