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威远镇的田野上一片繁忙景象。走进威远镇河东村河湾村民小组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连片的玉米地郁郁葱葱,果实累累。村民们穿梭其间,熟练地将一颗颗饱满的玉米采摘装袋,随后装车运往外地销售。
集中连片的鲜食玉米等待采摘。(景谷县融媒体供图)
近年来,景谷县威远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和轮作倒茬模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县烟草公司通过引导农户将零散土地集中流转,形成集约化种植,同时配合当地政府引进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鲜食玉米种植产业。目前,全镇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达700余亩,平均亩产1.5吨,总产值预计超过300万元。
“以前土地利用率不高,现在通过轮作倒茬,烟叶收完后种玉米,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能增加收入。”河湾村民小组的农户李明永笑着说道。近年,县烟草公司大力推广秸秆促腐还田技术,将玉米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升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在威远镇,“烟叶+玉米”的轮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综合效益,还为当地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鲜食玉米从种植、管理到收获,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
“我们把土地租给种植企业或者种植大户,每亩每年能拿到租金,平时还能在基地打工,一天能挣100多块钱。”河湾村民小组的村民王莲芝一边采摘玉米,一边高兴地说道。据河湾村民小组组长周兴林介绍,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让村民实现了“土地租金+务工收入”的双重收益,真正实现了“一举两得”。
鲜食玉米等待装车。(景谷县融媒体供图)
鲜食玉米以其口感鲜嫩、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市场欢迎。威远镇的鲜食玉米不仅销往省内市场,还远销广东、上海等地,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鲜食玉米的种植不仅让我们村的经济活了起来,还带动了周边村子的发展。”周兴林感慨道。据统计,威远镇鲜食玉米产业已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超过5000元。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鲜食玉米产业是我们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企业和农业技术部门的合作,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威远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农户的钱包鼓了起来,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许多农户表示,通过参与鲜食玉米种植,他们学到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了致富的信心。
玉米种植喜获丰收,农户笑开颜。(景谷县融媒体供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鲜食玉米丰收的背后,是景谷县威远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生动实践,通过土地流转、轮作倒茬、秸秆还田等创新举措,鲜食玉米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未来,这一产业将继续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供稿人: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李炎芸)
7月10日,在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数字经济项目签约会暨数据产业主题推介活动在津举行。据悉,此次活动由市数据局指导,市大数据协会承办,包括区域推介、主题分享、行业组织设立以及项目合作签约等内容,来自天津、北京、浙江、河南等省市数据标注产业上下游企业以及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项目的100家签约单位、2
来源:新浪港股盛业(06069)早盘高开近15%,高见15港元,股价创新高,截至发稿,股价上涨8.70%,现报12.74港元,成交额2618.11万港元。盛业公布,集团与全球领先的工业智能机器人斯坦德机器人(无锡)有限公司(斯坦德)近日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供应链服务、产业生态链接、人工智能(AI
竹制品不仅具备与传统塑料制品相当的实用性,更以其可降解、无污染的环保特性,近年来成为绿色消费的新选择。在黔北大地,贵州省赤水市的132.8万亩竹林正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当地抢抓“以竹代塑”相关政策机遇,将生态竹木循环产业确定为全市的首位产业,并推动产业从单一制造向全链条、多领域
河南省桐柏县吴城镇王湾村茶产业园作为世界500强中国五矿旗下核心的期货业务平台,五矿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期货)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号召,以和帮扶地区签订《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扶协议书》为抓手,不断探索“保险+期货+X”创新模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手拍鼓指导现场大众网记者 高传顺 通讯员 王记凯 济宁报道6月27日,济宁市金乡县鸡黍镇在大李庄村开展文化指导员进基层活动,旨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活动中,鸡黍镇特邀专业手拍鼓指导老师李方慧进行手拍鼓指导。李方慧从手拍鼓的基本构造、持鼓姿势讲起,手把手指导村民如何正确击打鼓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