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无奇的麻绳仿佛获得了生命,在舞台中央笔直上升,越长越高……7月25日,“奇妙戏法焕新生”华山戏法互动展演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三位华山戏法代表性传承人凭借灵活手法、巧妙道具和精湛演技,收获了观众的惊叹与掌声。
此次展演隶属非遗馆暑期社教系列活动“遇见非遗”,观众以亲子群体为主。展演上半场的主题为“榜样”,邀请家长上台互动,下半场主题为“传承”,邀请小朋友上台体验一把小小魔术师的乐趣。三位传承人带来《鸳鸯棒》《通天绳》《银球奇迹》等节目。他们利用丝巾、扑克牌、纸巾、弹球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道具,或展示惊奇,或揭秘幕后,中间还穿插着幽默的语言,用“口彩相连”的表演让观众时而眼花缭乱,时而放声大笑。
一根木棍,两只瓷碗,三个小球,华山戏法第四代传承人雷鸣手中攥着球,慢悠悠地抬手、转手、捅棍、揭碗,来回倒腾,即便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也猜不准球到底在哪个碗里。这是雷鸣的拿手绝活,也是华山戏法的代表节目《三仙归洞》。
为了让小观众看得更清楚,他索性把表演桌挪到了观众席前,孩子们也纷纷从座位上跑下来,把桌子团团围住。“别人变戏法讲究快,我这是‘天下第一慢’,每个动作都可以让你们看得清清楚楚,还可以随时喊停……”雷鸣说,魔术有些角度不能给人看,而华山戏法却能让观众三百六十度看,却怎么也看不出其中玄机和破绽。他甚至请观众拿着球参与表演,见证不可思议的变幻。
华山戏法最早起源于华山道观,后逐渐发展为宫廷、广场、舞台上的戏法表演,还通过“撂地摊”等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表演兼具口彩与趣味,技法精妙且蕴含民间智慧。2022年,华山戏法被列入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雷鸣介绍,他们专门为这次展演重新设计流程,加入大量互动环节,并对传统节目进行创新,希望孩子和家长都能体会到戏法的乐趣。
10岁的小观众苏秦剀第一次现场看华山戏法,便很幸运地被邀请上台,与传承人合作了一段精彩表演。妈妈林女士表示,非遗馆的日常展陈和各种活动既丰富又用心,他们已成为馆里的常客:“通过这种神奇的方式认识非遗项目,感觉效果特别好!”
“遇见非遗”活动从7月12日开始,每周六、日在馆内多功能厅以讲解、展演及互动体验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古琴、昆曲、华山戏法、西安鼓乐、北京皮影、华州皮影戏、赣剧等非遗表演的多彩魅力。
除了展演课,“非遗有约 清凉一夏”非遗市集也正在馆内走廊热力开市。此次市集邀请了来自浙江、福建、山西、江苏、河北、河南、广东等多个省市的传承人现场展示,汇聚了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玉雕、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苗绣、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等40余项非遗技艺,打造了集展示、互动、销售为一体的“非遗+”平台,为市民游客带来一站式文化休闲新体验。看完表演再去非遗市集逛一逛,就能淘到既精美又实用的非遗手工艺品。
“遇见非遗”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袁云儿,白继开
平平无奇的麻绳仿佛获得了生命,在舞台中央笔直上升,越长越高……7月25日,“奇妙戏法焕新生”华山戏法互动展演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三位华山戏法代表性传承人凭借灵活手法、巧妙道具和精湛演技,收获了观众的惊叹与掌声。此次展演隶属非遗馆暑期社教系列活动“遇见非遗”,观众以亲子群体为主。展演上半场的主
西平县盆尧镇:“艺路童行”护成长 文明实践润童心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西平县盆尧镇组织志愿者团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艺路童行”暑期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多元形式,为乡村儿童搭建起一个充满创意与温暖的成长平台。大学生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解绘画等基础知识,带领孩子们用画笔描绘乡村美景。孩子们用
近日,记者从大东区了解到,7月22日,大东区龙之梦动物园将开放沈阳室内最大规模、专业级活体昆虫生态展馆。此展馆是沈阳市唯一一家全年开展“大型珍稀动物+活体昆虫纲”的动物科普综合主题场馆。据介绍,本次打造升级的沉浸式活体昆虫生态科普场景,在80余种大型野生动物近距离科普基础上,增设了昆虫纲“365天培
本文转自【新华社】近日,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金融历史文化街区的遇见博物馆·天津馆正式开馆。据了解,博物馆所在的太原道8号项目曾集停车、商业、市政配套于一体,投入使用15年来,因设备老化、商业低迷陷入发展困境,亟待迭代更新。今年,天津城投集团与和平区政府携手推动该存量空间的改造与业态升级,将其重新
不用飞英国!上海把剑桥大学搬来了!(怒省一张英国机票)最近暑期的王炸展览当属上图东馆的“剑桥大学《自然魔法世界》”在这里你能邂逅巨型宙斯仰望宇宙穹顶和徐志摩隔空“再别康桥”在牛顿苹果树下思考人生......从魔法到科学感受世界顶尖学术殿堂的魅力~暑假来这里遛娃,又清凉又好玩大人小孩都能开眼界长知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