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丽香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迪庆藏族自治州不通铁路的历史。这条横亘于滇西北高原的钢铁动脉,改写了西南边疆的交通版图,重构了区域结构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通车一年多来,其运输网络的辐射效应已深刻重塑了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发展格局,成为西南边疆铁路网建设的典范。
从“末梢”到“枢纽”。迪庆州地处横断山脉腹地,曾是全国铁路网的“末梢”,层峦叠嶂的群山将迪庆州隔绝在现代化交通网络之外,但丽香铁路的通车运营彻底改写了这一局面,139公里的钢铁轨道如同穿山越岭的“金丝带”,将迪庆州接入全国铁路网,把昆明至香格里拉的通行时间从七八个小时压缩至四个多小时,这一变化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时空关系的重构。丽香铁路加强了迪庆州与中部、沿海地区的联通,增加了铁路路网运输的灵活性,推动迪庆州并辐射藏东及川西地区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发展规划,使迪庆州从地理边缘转变为区域交通枢纽,为滇藏铁路融入我国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中老铁路等国际大通道接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单一”到“多元”。丽香铁路为滇西北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选择。这条钢铁动脉改变了当地单一的运输格局,构建起铁路、公路、航空协同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企业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多种运输方式“强强联合”,物资流通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当地百姓的生活也随之焕然一新,市场上商品种类日益丰富,来自天南海北的特色产品走进高原人家,让生活有了更多选择。旅游业更是迎来全新气象,“铁路+非遗体验”“铁路+徒步”等新型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体验方式。丽香铁路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沿线地区产业发展的新天地,激活了生产、消费新需求,催生了多元化的产业生态,矿产加工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货运站与产供销企业深度合作、“铁路+重要产业”发展圈逐渐壮大、“铁路+旅游”创新模式热度攀升……这种从单一资源型经济向多元复合型经济的转变,为边疆地区打造了更具韧性的发展模式。
从“心相连”到“手相牵”。迪庆州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拥有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丽香铁路让越来越多的游客乘坐火车走进香格里拉,体验民俗风情;同时,藏族同胞也通过铁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在交流互动中增进了文化认同。丽江火车站候车大厅,身着绚丽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用汉语、英语、纳西语3种语言为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提供服务;联合村望野聚露营基地、先锋书店、齐学谷星空酒店里人头攒动;香格里拉市的纪念品商店里,游客认真挑选绘制民族传统纹饰的挂件,这种文化互联互通,正在消解因地理隔离造成的认知隔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丽香铁路还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家门口的致富路”,货运站及配套物流园区为藏族同胞提供了装卸、配送、仓储管理等岗位,沿线多个乡村通过发展民宿、餐饮、旅拍等服务业,直接参与到了旅游经济链条中,让发展成果直达边疆各族群众,“物”的流动牵动了“人”的发展,从经济融合促进文化交融。
车轮滚滚,歌声悠扬。丽香铁路承载的不仅是南来北往的旅客与货物,还有雪域高原迈向现代化的梦想。当铁路网与经济、产业、民生深度融合,曾经被重峦叠嶂阻隔的“人间秘境”,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焕发时代光彩。(文/向攀 毕子钧 图/邱链恺)
编审:唐佳蕾 王月博
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历史进程中,地域性商会的组织形态和价值内核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秦商群体是陕西经济生态中具有独特标识的商业力量,凭借“厚重质直”的文化传承,通过组织网络和产业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探寻传统商会组织现代化转型的有效途径。2025年秦商大会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结构性特点:在组织架
初夏之夜,南昌东湖区青山南路夜巷的灯火被次第点亮。一座位于街区的夯土院落,悄然间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长沙网红餐厅土鳖柴院首入南昌。从“南昌人赴长沙打卡”到“长沙品牌反向入昌”,这场跨越山水的商业迁徙,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探访】独特的“小桥流水”装修布局引食客纷纷拍照打卡陶瓷形状装点的墙面、“小桥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刘梦玥)在“5·20世界计量日”,国网襄阳供电公司营销运营中心计量运维班主动担当、高效行动,积极服务襄荆铁路宜城北牵引站,开展送电前的计量表计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全力助力高铁用户早日送电运行,以专业技术与贴心服务为高铁建设保驾护航。襄荆铁路是区域交通建设的重点项目,其建成通车
从防雷分线柜为铁路撑起“安全护盾”到计轴系统为列车行驶安上“智慧之眼”再到道岔融雪系统成为恶劣天气下的“铁路守护者”……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安达”)的每一次产品革新都精准命中行业痛点推动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迈向更高峰今年,科安达道岔融雪系统成功“登陆”匈牙利,让连接匈牙利首都与塞尔
来源:中国政府网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