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老戏骨的群演人生
青岛演员王树松参演过200多部影视剧 在演绎一个个小人物中体验人生百态
小时候,他曾多次与演戏擦肩而过;50岁时,他第一次试戏便“一条过”;他曾经跟唐国强、李幼斌、董成鹏、蔡少芬、黄宗泽等明星搭过戏,被导演夸赞演技好;今年76岁的他,参演过200多部影视剧,扮演了司机、农民、壮汉等数十种不同的人物角色……他就是青岛演员王树松。作为一位“草根”演员,他热衷于演戏,希望自己可以“活到老、演到老”,能够在扮演的小角色身上体验不同的人生。
小时候两次与演戏擦肩而过
说起自己与演戏的渊源,王树松回忆起小时候与表演擦肩而过的时光。“我13岁的时候,当时青岛的永安大戏院招人,为了找工作挣钱吃饭,我就跑去报了名。当时踢腿、下腰,还做了几个动作,负责挑人的老师们都特别满意。”王树松回忆道,后来负责人看了王树松的户口簿,年龄是13岁,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当时永安大戏院招12岁以下的小演员,我超龄了。现在想想,这个机会失掉了很可惜,不然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打下演艺基础。”王树松说。
16岁时,王树松已经长成一个帅小伙。“当时的市南歌舞团招人,在邻居和亲戚的推荐下我去报了名,也进入最后的选拔。当时团长觉得我是一个好苗子,想让我进团。可我当时喜欢体育运动,有点年轻气盛,觉得唱歌、跳舞很没有男人气概,当时在舞台上表演也特别害羞,有点怯场,所以心里就打起退堂鼓,没能继续下去。”王树松说,这两次与文艺表演擦肩而过,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遗憾。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王树松再也没有干过跟表演沾边的事。
王树松参演过二百多部影视剧(翻拍)
50岁时第一次试戏“一条过”
几十年后,当过工人、做过生意的王树松,在自己50岁时第一次接触到拍戏。“我同学的弟弟当时在演艺圈工作,他说有部电视剧需要群众演员,觉得我长相不错,想让我去试一试。”王树松说,当时那部电视剧在金口一路周边取景拍摄,需要挑群众演员,他便去试了戏。“我饰演一个被偷钱包的路人甲,在戏中,我走在大街上看美女,然后与扒手相撞,自己的钱包被他偷走了,一共10多秒的镜头。”王树松说,他按照导演说的剧情试完戏,没想到导演十分满意,一条通过。“这次演出,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底气,可能是我已经50岁了,不像小时候那么青涩、害羞。演出时,就把这件事当作是自己身上真实发生的事,很自然地完成,没想到获得了导演的认可。”从那时开始,王树松的人生就步入影视赛道。
扮演不同角色感受人生百态
此后,王树松便一发不可收,先后参演过200多部影视剧,无论是唐国强、李幼斌、斯琴高娃、董成鹏、苗圃等内地明星,还是蔡少芬、黄宗泽等香港明星,王树松都和他们搭过戏。王树松参演的作品,光剧照和合影就存了十几个相册,在桌前一摆高高一大摞,见证了他与演员大咖的同框时刻。
王树松在影视剧中(翻拍)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在电影《完美新娘》中,我扮演一个斗鸡眼而且行为有点变态的人,试戏时惹得剧组人员捧腹大笑。这次演出的戏份对我个人来说是比较多的,拍了好几场戏,我也从那次发现自己还能演喜剧电影。”王树松说,后来青岛电视台打造本土化电视栏目剧《上蛤蜊》,剧组刚成立的第一个样片《假币真情》,就是王树松参演的,在《上蛤蜊》栏目剧中,王树松也是元老级人物。
“电影《寻找微尘》,很多青岛人都不陌生,这是一部以青岛微尘真实故事改编的公益电影。当时我在电影中饰演一位残疾人,坐在轮椅上颤颤巍巍地拿起笔签下了‘微尘’两字,身后推着轮椅的人,就是唐国强老师。”王树松说,那场戏拍完后,导演与唐国强等人都夸他演技好,尤其几个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非常真实。
在《厂花》电视剧中,王树松饰演一位老工人。由于他是纺织厂的退休工人,在《厂花》中饰演的是纺织工人,他本人又恰好经历了剧中那个特殊年代,可以说是本色出演。
王树松还在电影《落跑少女》中饰演饭店小老板、在电视剧《珠光宝气》中饰演阔太太的司机……从50岁至今,王树松演过的角色不计其数,好人、坏人、酒鬼、赌徒、骗子、农民、医生、老渔民、个体户、卖房子的、收破烂的、壮汉等,他都演过。从不同的角色身上,王树松也有了不同的人生体验,演一个角色,演一部片子,就像过一遍不同的人生。“剧情需要我演什么样的人,我就去当什么样的人。确切来说,群众演员就需要是一个多面手。”王树松说。
不断学习提升表演技能
一位不是科班出身的群众演员,为什么会经常被导演夸赞演技好?王树松觉得,这离不开现场领悟能力和投入程度。“每进一个剧组、一个片场,我会尽可能详细了解背景,快速融入环境,然后吃透剧本。导演讲戏的时候,要认真听、认真记,真正领悟,然后在表演中执行下去。”王树松说,每次导演喊“开始”时,他便“目空一切”,全身心投入到角色和剧本中,“尽管周围很多剧组人员都在看着我,但只要一开拍,我就不管别人的目光,心无旁骛地演好自己的戏。”王树松说,即使在别人看来,自己只是演一个很小的角色,但放到自己身上,就是一件要全力以赴做好的事。
王树松在影视剧中(翻拍)
为提升表演技能,王树松抓住每一次机会不断学习,每次一到剧组,他就认真观察其他演员的一举一动,看演员是怎么表达台词和情绪的;在家看电视剧的时候,他也不会只看热闹,而是注意演员的表演形式,甚至在镜子前模仿语气和神态。
耿直的他收获圈内好口碑
王树松说,跟着影视公司或者剧组拍戏,除了演技要过硬,还得能吃苦、有口碑、耿直。
“当演员要吃苦,这个就不用说了。记得有一次是冬春交替季节,要拍一场雨中的戏,我在戏中饰演一位精神崩溃的老人。当天气温在5摄氏度左右,我虽然穿着雨衣、套着皮裤,但一场大雨,还是让我从头湿到脚,拍完就受凉了。”王树松坦言,不管是一遍遍淋雨的戏,或是提前五六个小时到场,等到真正拍摄时可能已是深夜的最后一个镜头,这些苦他都肯吃,而且只要演上戏,他就能心满意足。
76岁老戏骨王树松
王树松经常跟着岛城本土的影视公司拍戏,由于“人耿直、演技好、幽默”,让他收获了好口碑,导演和剧组人员都喜欢找他拍戏,一些草根演员也喜欢跟他搭戏,觉得氛围融洽还能学到东西。“只要跟着一个剧组拍戏,不结束,就不能三心二意。”王树松说,2010年的时候,他正在莱西拍戏,接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想邀请他去参演一部电视剧。“其实机会很难得,人家也看得起我,我很感动,但当时我手头的戏还没拍完,只能介绍我认识的另一位群演朋友去。”王树松说,后来得知是去拍摄一部战争片,让他觉得有些遗憾。“朋友回来跟我说,是饰演一位能跑能跳的老人,带着村民到处跑,我其实很符合条件。如果我当时找理由,说自己生病、不舒服,辞了莱西的戏,去参演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戏,完全也是可以的,但我不能这么做。”正是王树松的耿直,为他赢得了在岛城影视圈的好口碑。
/延伸 /
希望“活到老、演到老”
王树松非常喜欢群演的生活,他认为做群众演员关键是要爱好演戏。“这些年,来青岛拍戏的剧组越来越多,我也有幸参演了许多戏,虽然我现在76岁了,但如果有戏,我就会一直演下去。”王树松说,最近他就刚刚参演完青岛电影学院的一部戏。“现在记忆力有点大不如前,背起台词来挺有压力的。不过因为我常年锻炼身体,腿脚还很利索,饰演台词不多的老年人,肯定还是游刃有余。”王树松说,一部影视剧,只有主演、名角肯定是不行的,群演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希望自己可以“活到老、演到老”,能在自己扮演的一个个小角色身上,体验不同的人生。(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博文 部分图片为翻拍老照片)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曹剑杰、岳冉冉、吴博文)23日,在中国乒乓球协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刘国梁辞去中国乒协主席职务,王励勤当选为新任主席。会后,国乒队员孙颖莎、王曼昱、王楚钦、林诗栋为卸任的刘国梁送上了祝福。孙颖莎用“智慧、幽默、严厉、慈祥”四个词形容刘国梁。“我觉得他非常有智慧
76岁老戏骨的群演人生青岛演员王树松参演过200多部影视剧 在演绎一个个小人物中体验人生百态小时候,他曾多次与演戏擦肩而过;50岁时,他第一次试戏便“一条过”;他曾经跟唐国强、李幼斌、董成鹏、蔡少芬、黄宗泽等明星搭过戏,被导演夸赞演技好;今年76岁的他,参演过200多部影视剧,扮演了司机、农民、壮汉
2025中国足协杯第二轮上周末结束,辽宁铁人队在客场以2比0战胜中乙兰州队挺进32强,下轮将迎战中超青岛海牛队。第31分钟,18岁小将张家鸣反越位成功单刀破门,帮助辽宁铁人队领先。第86分钟,张家鸣突入禁区传给后点,插上的臧一锋推射破门,辽宁铁人队锁定胜局。本场比赛,有近40名辽宁铁人球迷远征兰州。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十年前,一封只有10个字的辞职信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近日,这封信的作者,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教师顾少强,向媒体讲述了她的近况,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顾少强的辞职信被誉为“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在网络引发热议据报道,顾少强在辞职后开始了旅行生活,去过成都、重庆、杭州、绍兴等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房屋,她由衷感慨。两年多来,老城区皇姑区已吸引了百余名博士在这里扎根。皇姑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文峰介绍,皇姑区将“第一资源”转化为“第一动力”,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