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刚过,山东聊城市东阿县铜城街道艾山村的头茬艾草长势正旺,村民房前屋后,皆是满眼翠绿,艾草独有的清香已弥漫山野。过去,艾山村村民依靠摆渡和开山为生。近年来,当地在传承艾草种植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艾草文化内涵,走上了农文旅融合的致富路。
艾山村,南依艾山,东临黄河,因艾得名。“我们山上盛产艾草,近些年来我们知道它的药用价值后,我开始大力发展艾草产业。”东阿县铜城街道艾山新村党委第一书记王同旭说,艾山村以“九顶莲花艾”美丽传说为依托,种植了400余亩艾草,深入挖掘艾草价值内涵与符号元素,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艾灸体验馆、艾上民宿、艾园、艾草电商运营中心、艾草仓储加工车间,生产艾条、艾柱、艾绒贴等产品,实现“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余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
艾山村以“黄河岸边古村落”为依托,启动“乡村记忆工程”。在原址建设艾山乡村记忆馆,原貌修复艾山南大街景观,保留富有年代感的大门、石墙、拴马石等。流转改建10处闲置老宅基、老房屋,投资300余万元新建5处民宿、50余间精品房,保护性开发古村落。“我们家民宿有40多个床位,来的很多都是济南和聊城市区的游客,往往一住就是一星期。”艾山村黄河民宿老板杨先生此前一直从事货运工作,自从回到村里开了这间民宿,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表示,很多游客来到艾山村都是奔着艾草特色来的,民宿里用的也都是艾草做的枕头和被子,还可以用艾草泡脚。如今,杨先生不仅经营了民宿还开了一间茶馆。“跟之前跑运输比,现在的日子稳定多了。”杨先生说。
“近年来,艾山村深入挖掘艾草文化,做大做强艾草深加工产业的同时,将乡村振兴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聚力打造农文旅特色品牌。”铜城街道办事处宣传委员秦丹丹介绍,当地依托艾山村艾草资源优势,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通过研学体验、文旅项目联动等形式释放产业价值,如今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实现年旅游收入 500 余万元,小小艾草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幸福草”。(来源:经济日报)
在鲁南大地的晨雾中,兰陵县的蔬菜大棚如绿色海洋般绵延不绝。这片土地曾以“苍山蔬菜”闻名四海,如今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书写着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产业链的华丽蝶变。从一粒种子的萌芽到百姓餐桌的终端,兰陵蔬菜用智慧农业的画笔,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从一粒种子到智慧苗床科技赋能的品质革命“苍山蔬菜”占据江南
春回大地,新产业、新项目、新风貌在茂名大地如春日新芽破土而出,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茂名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茂名这片大地,激励着每一个茂名人为之奋斗。又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春天,茂名市委、市政府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抓手,在产业升级
4月13日,位于玉溪镇淞江村的遵义同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排排制茶机械正在运作,一张张鲜叶通过摊青、杀青、理条、做型、干燥等几道工艺后变成茶青,发往深圳新荣阳食品科技公司,成为制作新茶饮的原材料。新茶饮,拼的就是原材料。“山间壑野,不种自生。”道真地处北纬28°世界茶叶生产黄金线上,具有“高海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李朵儿 王广灿 华润财金红光渔业800MW光伏发电项目,是国家首批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也是山东省“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的标杆项目,该项目将光伏渔业与文旅观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集乡村振兴、清洁能源利用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示
光明日报北京4月14日电(记者任欢 通讯员冯嘉欣)民政部、国家邮政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地邮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部署推进乡村地名工作与邮政快递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乡村著名行动”与“快递进村”“村村通邮”叠加效应,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通知要求,各地要织密乡村邮路地名网、健全乡村邮路地名标志体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