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赏春、文化体验、亲子互动……清明小长假期间,西宁市文旅市场迎来强劲复苏。4月6日,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获悉,清明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7.09万人次,同比增长17.6%;实现旅游消费1.92亿元,同比增长17.07%,文旅经济活力迸发,市民游客在春风中感受高原古城的独特魅力。
重点景区人气飙升 亲子游、文化游成热点
假期第三天(4月6日),纳入监测的20个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6.75万人次,同比增长46.42%。其中,新华联童梦乐园以1.53万人次的接待量成为“流量担当”,同比激增922%。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体验后感慨:“假期不想出远门,童梦乐园的春日主题活动特别丰富,孩子玩得尽兴,还能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家门口的乐园越来越有吸引力了!”青海野生动物园同样人气高涨,憨态可掬的雪豹、兔狲等高原特色动物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年轻游客张先生表示:“看到野生动物保护成果,感受到生态西宁的魅力。”
文化场馆亦成为市民“充电”好去处。青海省博物馆推出的“清明民俗展”吸引众多家庭参观。“带孩子来了解传统节气习俗,比单纯踏青更有意义。”市民王先生说道。
商圈街区涌动消费潮 乡村旅游焕发新活力
商业综合体与特色街区成为假日“烟火气”聚集地。唐道·637旅游休闲街区人头攒动,街边特色小吃摊位前更是一位难求,夜间灯光秀与非遗市集吸引年轻人驻足拍照;力盟商业巷步行街则通过汉服巡游、文创快闪等活动焕新传统商圈体验。“街区氛围比往年更热闹,既有文化味又有时尚感。”本地大学生小刘表示。与此同时,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三天接待游客1.84万人次,同比增长17.19%,周边乡村的采摘、农家宴预订火爆,市民陈先生一家选择近郊短途游:“呼吸新鲜空气,品尝农家菜,是放松身心的好方式。”
文化惠民浸润假日 服务保障筑牢安全线
假日期间,西宁推出40余场文化主题活动,“百姓大舞台”花儿演唱会、非遗手作体验等线上线下活动惠及21万人次。65岁的市民赵阿姨参加了社区“清明诗会”:“和老姐妹们一起朗诵诗歌,既缅怀先人又陶冶情操,这样的假期很充实。”
安全有序的出游环境为火爆市场保驾护航。文旅部门累计出动检查组12次,检查景区及文化场所47家次,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实时监测人流、发布提示,未发生安全事故。游客周女士点赞:“景区预约流程顺畅,志愿者服务贴心,游玩更安心。”
这个清明假期,西宁以“文化+生态+消费”的多维供给,绘就了一幅“近悦远来”的春日盛景图,彰显出高原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来源:西宁晚报)
编辑:张勇
踏青赏春、文化体验、亲子互动……清明小长假期间,西宁市文旅市场迎来强劲复苏。4月6日,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获悉,清明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7.09万人次,同比增长17.6%;实现旅游消费1.92亿元,同比增长17.07%,文旅经济活力迸发,市民游客在春风中感受高原古城的独特魅力。 重点景区人气
4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在信阳新县,人们清明时节祭英烈,传承大别山精神;还报道了红旗渠通水60年,累计引水超130亿立方米。综合频道、新闻频道、财经频道等报道了清明假期,濮阳清丰县游客体验蘑菇尝鲜游;洛阳古墓博物馆文博热持续升温,牡丹盛开“链”动新消费;开封、郑州风筝销售旺;漯河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4月7日2025年清明假期,神州大地人潮涌动,文旅市场“春”意盎然,假期消费持续升温……春日里的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尽显生机,汇聚出一幅幅活力四射的经济图景。新华社发 陈聪颖 江宏景 编制
驻马店网讯(记者 王晓晶 通讯员 王彤瑶)清明假日,我市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全市文旅系统紧扣“文旅融合赋能·红色基因传承”主线,创新推出踏青赏花、登山祈福、红色研学等系列活动,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据统计,3天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62万人次,同比增长16.63%,累计旅游综合收入5.9亿元,
根据全球畅销电子游戏创作的真人电影《我的世界大电影》全国影院火爆上映中。截至4月6日晚,电影累计票房已破亿,斩获2025年清明档票房冠军、2025年引进片票房冠军,同时也是清明档新片总人次、场均人次和上座率冠军,春节档后唯一首周末破亿新片,春节档后唯一3日连冠新片。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