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报】
作者:田 旭
将梦想之光照进现实——流光溢彩的舞台何其灿烂,上海这座城市的未来前景又是何等地辉煌。无论是灿若星空还是宏大叙事,《上海之光》用光影这一独特的艺术媒介极尽浪漫地书写了一个现实与梦想同在的上海。
由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师生作为主创团队的光影舞蹈诗剧《上海之光》,作为“上海之春”的新作之一,昨晚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首演。单从作品的题名来看,很难想象该剧会有什么新意,令人意外的是,这部作品对光的设计和运用已然超越了我们对同类多媒体舞台作品形成的惯有经验。
在《上海之光》中,浪漫的诗意,宏大的主题,时而激荡、时而温情的舞蹈——这一切,无不因为对“光”的运用获得了令人惊喜的呈现。纵观全剧,舞台上的布景鲜有实物,对特定时代与场景的描绘,几近皆由精心设计的光影画面而呈现。动态的光幕艺术地分割了舞台空间,营造了具有深度感的时空画面,给人更为浓郁的历史感,使有限的舞台空间带给人浩瀚无际的视觉感受。或许,这种浩瀚来自视觉画面的灿若星空,也来自作品本身的宏大叙事。
因为对“光”的独到设计与运用,竟让我们对“光”有了新的理解:光影的纵横交织与自如变换,重塑着舞台的画面,色彩各异、富于层次和动感的光影不断切割着舞台的时空,这一切似乎给人一种幻觉——原本真实动感的舞蹈被隐匿在光幕背后,似乎渐渐失去了原本的真实,加之现代的气息,甚至会突然带给人一种与真实空间的疏离感……舞台画面时而磅礴激荡、时而温馨细腻,光影与舞蹈时而交融无间、时而藕断丝连,令人瞬间分不清究竟是在观赏电影还是在欣赏舞台作品。
这一夜的舞台上,光影不再仅仅作为舞蹈叙事的辅助手段,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某种独立性,其在作品叙事结构的承续连接、历史时空的交替变换、情感色彩的渲染流转等方面,都成为必不可少的主角。如此,“光影”在艺术表达与审美体验中的独特功能与价值被凸显,从而打破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往往作为辅助手段参与艺术创作与呈现的惯常功用。
或许,这部作品单凭光影的创意便能引人入胜。相比之下,舞蹈在作品中应有的主体地位似乎被光影“剥夺”了。就此而言,舞蹈的作用更多地在于使光影营造的浪漫时空更加真实,也充盈着观众的想象空间与多样化的审美期待。或许,我们还可以再大胆一些去设想,能否将部分舞蹈呈现予以弱化或从某些表现环节部分地抽离,进而将该作品的题名改为“光影舞台诗剧”《上海之光》呢?
如若上述浪漫的设想成立,则意味着该作品原有的创作意图未能在现实作品中实现。这似乎也影射了当前舞蹈作品创作中对艺术科技或其他艺术形式的借用太过大方甚至依赖的倾向。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潮新闻客户端 汪群兜里有碎银,难买当地瓜。这是我今夏在递铺街头寻觅西瓜时最真切的感受。买西瓜难,买带着地头清气的好瓜更难。这情形,是近几年才有的新鲜事。按理说,今年城里的西瓜摊位并不紧缺——城市管理部门早早就放开了政策,农民自产自销的瓜蔬进城设摊,只要不碍着公共通道和道路安全,总能找到一席之地。可销
不用飞英国!上海把剑桥大学搬来了!(怒省一张英国机票)最近暑期的王炸展览当属上图东馆的“剑桥大学《自然魔法世界》”在这里你能邂逅巨型宙斯仰望宇宙穹顶和徐志摩隔空“再别康桥”在牛顿苹果树下思考人生......从魔法到科学感受世界顶尖学术殿堂的魅力~暑假来这里遛娃,又清凉又好玩大人小孩都能开眼界长知识~
7月10日晚突降暴雨,位于黄浦区的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上演“雨中曲”,冒着雨点,台下观众们和雪莉·玛丽亚与拉丁计划爵士乐队热情互动,拉丁韵律与爵士风情穿透雨夜上海。7月5日至13日,2025上海夏季音乐节带着7场风格多元、精彩加倍的户外音乐会如约而至。
7月5日,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与泰国国家旅游局上海办事处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正式启动首届“泰浪狂欢节”。这也是2025年上海旅游节暑期旅游季的重点活动之一,与同日启幕的上海欢乐谷EV音乐乐园形成水陆联动,为长三角游客带来“水上泰式狂欢+宇宙音乐派对”的多重体验。发布会以极具异域风情的泰国舞蹈拉开帷幕,
6月28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当日乐高大飞车卡住了,游客最后是自己从黄色梯子上走下来的。“我们还在排队,远远就看到设备‘卡’在了半空中!不过,很快就有人去现场救援了……”记者从网友发布的照片和视频看到,“乐高大飞车”停在半空中,数十位游客坐在设备内,负责救援的工作人员已就位,正在紧急疏散乘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