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耧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古人农具大盘点!)

100人浏览   2024-10-07 10:23:25

又是一年秋收时,农民们纷纷开始忙着收获粮食。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过没有现代化农用机械的时期,古人都是用什么机械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吗?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耒耜和犁——古代播种机械(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耒耜和犁都是古代重要的耕地农具。

● 耒耜是我国古代早期的重要农具,起源非常古老,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 随着时间的推移,耒耜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不断改进,从最初的简单木棍和石块组合逐渐发展为更加坚固耐用的木质和骨质结合,后来又出现了青铜、铁质等材质的部件。

● 耒是一根尖头木棍,用于插入土壤。上面连接一段短横梁,方便使用者以脚踏或手推的方式用力。

● 耜类似现在的锹,早期多为木制,头部较宽且扁平,可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翻土效率。

● 使用者用脚踩在耒耜的横梁上,将耒的尖头插入土壤,然后利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将土壤翻起。

● 可以进行浅耕作业,适合开垦小块土地或疏松较为松软的土壤。

● 犁的出现相对较晚,但其发展历程也非常漫长。最早的犁可能是由耒耜演变而来,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制犁逐渐普及。

● 从简单的木制犁到后来的铁犁铧、曲辕犁等,犁的结构不断优化,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 由犁辕、犁梢、犁底、犁铧等部件组成。犁辕一般为较长的木质杆件,用于连接牲畜和犁具,传递牵引力。犁梢则用于控制犁的方向和深度。

● 通常由牲畜(如牛、马等)牵引,使用者在后面扶着犁梢,控制犁的行进方向和深度。

● 可以进行深耕作业,能够翻起较深层的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


耧车——古代播种器械(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耧车是古代的一种播种农具。

● 耧车发明于西汉时期,是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发明的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

● 随着时间的推移,耧车在结构和功能上不断改进和完善,但其基本原理一直沿用至今。

● 通常由耧斗、耧腿、耧铧、扶手等部件组成。

● 耧斗位于耧车的上方,用于存放种子。耧斗底部有小孔,可以控制种子的流出量。

● 耧腿一般有三条,下端装有耧铧,用于开沟。

● 扶手用于操作耧车,控制播种的方向和深度。

● 使用时,将种子放入耧斗中,通过调节耧斗底部的小孔大小来控制种子的流出量。

● 由牲畜牵引耧车前行,耧铧在地上开沟,种子随着耧车的前进从耧斗中均匀地流入沟内。

● 后面的人可以用土覆盖种子,完成播种过程。


筒车——古代灌溉器械(资料图 图源网络)

筒车是古代一种以水流为动力的灌溉工具。

● 筒车起源于唐代,在宋朝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 随着时间的推移,筒车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其结构更加合理,效率也不断提高。

● 主要由轮盘、竹筒、水槽、支架等部分组成。

● 轮盘通常为木质,直径较大,安装在水流湍急的河边或渠道旁。轮盘上均匀地固定着许多竹筒。

● 水槽用于引导水流冲击轮盘,使其转动。

● 将筒车安装在有一定水流落差的地方,让水流冲击水槽,带动轮盘旋转。

● 当竹筒随着轮盘转到低处时,自动装入水;转到高处时,筒内的水又自动倒入水槽或灌溉渠道中,实现连续提水灌溉。


翻车——新式提水机具(资料图 图源网络)

翻车是古代一种重要的灌溉工具。

● 翻车最早出现于东汉末年,由毕岚发明,后经马钧改进,使其更加高效实用。

● 在历史的长河中,翻车不断被改进和完善,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 主要由木板、链条、刮板、水槽等部分组成。

● 通常是一个方形或圆形的大木槽,木槽的一侧装有链条,链条上连接着刮板。

● 刮板在链条的带动下,在木槽内循环运动,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

● 翻车一般安装在河边或池塘边,利用人力、畜力或水力驱动。

● 当人力或畜力摇动翻车的转轴时,或者利用水力推动翻车的水轮转动时,链条带动刮板在木槽内运动,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流入灌溉渠道。


簸箕扬谷——简单的手动扬谷农具(资料图 图源网络)

簸箕扬谷是古代一种传统的谷物清选方法。

● 操作者通常站在有风的地方,手持簸箕。将混有杂质的谷物倒入簸箕中,然后通过有节奏地上下抖动和向前推送簸箕,利用风力将较轻的杂质如糠秕、草屑等与饱满的谷物分离。

● 在抖动的过程中,饱满的谷物由于重力作用会逐渐集中在簸箕的前部或中部,而较轻的杂质则被风吹到一边或飘落在地上。

● 可以有效地去除谷物中的杂质,提高谷物的质量。经过扬谷后的谷物更加纯净,有利于储存和加工。

● 在古代,没有现代的机械化清选设备,簸箕扬谷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谷物处理方法。它充分利用了自然风力,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自然条件的巧妙利用。

● 这种方法虽然效率相对较低,但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相对干净的粮食,保障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扬扇——古代扬谷器(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扬扇也是古代用于谷物清选的工具。

● 扬扇的出现时间较难确定确切时期,但在古代农业社会中被广泛使用。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扬扇的制作也在不断改进。

● 早期的扬扇可能比较简单粗糙,后来逐渐变得更加精致和高效。

● 通常由扇叶、转轴、手柄和框架等部分组成。

● 扇叶一般为薄木板或竹片制成,形状多为长方形或扇形。转轴连接扇叶和手柄,使扇叶能够转动。框架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 操作者手持手柄,快速摇动或转动扬扇,使扇叶产生强大的风力。

● 将混有杂质的谷物从扬扇前方或上方倒入,在风力的作用下,较轻的杂质如糠秕、草屑等被吹走,较重的饱满谷物则落下来,实现谷物与杂质的分离。


水磨——古代磨粉工具(资料图 图源网络)

水磨是古代一种利用水力驱动的粮食加工工具。

● 水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磨的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在唐宋时期得到广泛应用。

● 从简单的单磨发展到后来的多磨联动,水磨的加工效率不断提高。

● 主要由水轮、传动轴、磨盘等部分组成。

● 水轮通常安装在水流湍急的河边或渠道中,水流冲击水轮使其转动。传动轴将水轮的动力传递给磨盘。

● 磨盘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磨盘可转动,下磨盘固定。磨盘表面有刻痕,用于研磨谷物。

● 将需要加工的谷物放入上磨盘的进料口,水轮在水流的推动下转动,通过传动轴带动上磨盘旋转,谷物在上下磨盘之间被研磨成粉或浆。


水转连磨——古代磨粉工具(资料图 图源网络)

水转连磨是古代一种先进的粮食加工机械。

● 水转连磨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由祖冲之发明。它是在水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

●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转连磨的技术不断改进和传播,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主要由水轮、传动轴、多个磨盘和齿轮传动系统组成。

● 水轮在水流的推动下转动,通过传动轴和齿轮传动系统带动多个磨盘同时工作。

● 磨盘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有两到三个磨盘,分别用于不同的加工工序。

● 将需要加工的谷物或其他原料放入进料口,水轮在水流的作用下转动,通过传动系统带动磨盘旋转,对原料进行研磨、粉碎等加工。

● 加工后的产品从出料口排出,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处理。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