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大庆师范学院:沉浸式育人场景激活思政课堂

0人浏览   2025-04-06 02:14:00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胡沛然

60吨重的石油钻机,在没有起重设备的情况下怎么搬运到指定地点?

在大庆师范学院的铁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思政课堂上,学生们正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站”在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油田萨尔图车站,思考着铁人王进喜当年遇到的难题。“把钻机拆解再搬运”“等起重机器来了再说”……

“大家讨论了半天,发现还是得靠铁人当时的‘土办法’。”物联网专业的学生赵晗感慨,沉浸式的思政课,让自己有机会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当时的艰苦环境。

“我们通过实践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的方式,打造沉浸式的育人场景,让思政课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小课堂变成学生主体式的实践大课堂,增强了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大庆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吉芬介绍。

如今,“铁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已经成为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一流课程,吸引了全国60余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来大庆师范学院交流借鉴。

“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仅在思政课堂,我们如何在专业课讲授中更好融入思政元素?”马吉芬经常接到新入职专业课教师打来的“求助”电话,其中就包括机电工程学院教师杨瑞。

“我是教物理学科的,在这种‘硬核’专业里融入思政内容,一开始可是犯了难。后来,学校里建起了‘铁人精神课程思政群’,让思政课、专业课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一起商量课程设计,完善教学方案,给了我很多启发。”杨瑞打开手机,给记者展示着她讲授的一堂“户外”物理课:学生们围坐在一座漆面斑驳但仍巍然屹立的井架旁,探究着钻探作业中应用到的力学原理。

“讲解专业知识需要载体,而油田里的机械设备、工业遗迹几乎处处都浓缩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元素,我就想着将这二者结合在一起,把课堂搬到了油田一线。”杨瑞说,“在现成的‘实验器材’面前,定律公式变得更好理解了,同学们也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感悟到了‘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的深刻内涵。”

“60年前,学校因大庆油田基础教育需求而创办,在办学过程中一直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铸魂,通过打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平台,构建了学校独有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实现了红色基因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庆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科学表示。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6日 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