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1日讯(记者 夏淑媛) 据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下发《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5版)》。
从数量来看,2025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共有103项违规行为“上榜”,相较2024版“负面清单”新增9项内容,其中涉及产品条款表述、产品责任设计及产品报送管理各两项,3项剑指人身险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
其中,2025版“负面清单”严禁万能险追加保费条款描述不清晰,欠缺管理机制,产品设计审慎性不足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万能险保费追加是消费者的一项权利。近年来市场利率下调,消费者在选择行权时,部分保险公司不予行权,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如果保险产品在设计时追加保费条款描述不清晰,容易引发纠纷,“负面清单”便是为了防止发生这种风险。
此外,与2024版新增重点涉及增额终身寿险、养老年金和包含慈善赠药服务的医疗险不同,2025版“负面清单”新增内容重点要求严格落实“报行合一”。其中,严禁备案材料中未列示总预定附加费用和总可用费用水平;销售费用、总可用费用不得高于定价费用,各种费用缺乏内在逻辑一致性等行为不得出现在产品开发设计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2025年“负面清单”侧重点来看,本次新增内容进一步从产品开发报备、费用规范等方面严格要求落实“报行合一”,着力推进人身险高质量发展,各公司应对照“负面清单”依法合规开发和销售保险产品,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扩容至103条,要求严格执行“报行合一”
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是监管部门在检查各保险公司产品设计时,发现的一些具有共性的、不太合理的、钻漏洞的、有可能会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产品设计。
在2024版基础上,2025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对产品条款表述、产品责任设计、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产品报送管理等多项内容进行了完善。
其中,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的新增条目4项。
如:条款中约定的残疾定义的评定标准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依据。相关评定标准未包含标准的全称、发布机构、发文号及标准编号等;健康保险的既往症未明确表述为“指在本合同生效日之前被保险人已患且已知晓(为新增)的疾病”;万能保险追加保费条款描述不清晰,欠缺管理机制,产品设计的审慎性不足等;对不予备案但已经开展业务的产品未及时停止销售。
此外,与“报行合一”相关的新增表述共有5项内容。
一是备案材料中未列示总预定附加费用和总可用费用水平;二是银保渠道部分保险期间和缴别下,佣金手续费比例较高,产品设计审慎性不足;三是交费期间10年及10年以上的长期险预定附加费用率集中在首年或前两年,与实际情况相悖;四是销售渠道同时报送“个人代理、互联网代理、银邮代理、经纪代理”中的多个,不符合“报行合一”相关要求;五是销售费用、总可用费用高于定价费用,各种费用缺乏内在逻辑一致性。
龙格表示,过往行业的竞争主要是依赖高定价产品、高手续费率、高营销费用的低水平竞争,而高成本又会导致险企的利差损、费差损风险不断积聚,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不符合保险经营规律,难以为继。
金融监管总局力推“报行合一”政策实施,从产品开发报备费用规范和行业手续费率两个方面同向发力,引导行业从原有同质化、低水平的费用竞争转向品牌、专业、服务等底层能力的高质量竞争,未来差异化、特色化的专业服务能力将成为险企的核心竞争力。
人身险产品监管常态化,保险公司应做好产品全周期管理
当前,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已成为保险公司产品开发的对照参考,也是监管部门进行产品报备管理的抓手。
早在2018年5月,人身险部曾对人身险产品开展专项核查清理工作,对违规开发产品、产品设计异化、损害消费者利益、开发“奇葩”产品等4种行为进行严查,并同时发布2018年版的人身险产品开发设计负面清单,要求保险公司对照负面清单进行自查整改。
2019年,银保监会又建立人身保险产品通报制度。此后,银保监会先后多次通报人身险产品问题。
据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2019年以来,银保监会先后14次通报人身险产品问题。其中,2019-2022各3次通报,2023年至今共2次,超70家人身险公司“中枪”,20余家公司被多次通报。
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也于2021年1月下发人身保险产品开发设计负面清单,73条内容覆盖产品条款、产品责任设计、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产品报送管理。
在2022版“负面清单”时,原银保监会要求各公司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保险保障需求;同时,应结合2022版“负面清单”,依法合规开发和销售保险产品,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3年版“负面清单”,新增和调整内容重点涉及增额终身寿险、养老年金和包含慈善赠药服务的医疗险等。
而在2024版人身险产品问题通报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各人身险公司认真对照“负面清单”持续加强对产品精算工作的管理,切实提升合规经营意识。各公司总精算师要切实履职尽责,持续提升专业性、独立性和职业道德,做好产品的全周期管理。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各人身险公司认真对照“负面清单”持续加强对产品精算工作的管理,切实提升合规经营意识,各公司总精算师要切实履职尽责,持续提升专业性、独立性和职业道德,做好产品的全周期管理。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人民财讯4月14日电,国新办今日上午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外贸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培育了一批配套能力强、产品性能优的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了中国外贸向“新”而行。一季度,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7.6%,占据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
日前,胜宏科技(300476)召开了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并发布有关“对等关税”影响的公告,受到市场较多关注。胜宏科技此前发布的《关于“对等关税”政策调整对公司影响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显示,PCB产品具有定制化程度高、客户黏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同时,PCB产品占整体设备BOM成本的比例不高
当你惊叹于电影里酷炫无比的外骨骼装备时,或许想不到,外骨骼机器人已经从影视作品走入现实世界。下肢瘫痪的林寒不仅依靠外骨骼机器人重新站立起来,还一步一步前行完成了火炬传递。林寒,2013年因意外摔伤,导致下肢瘫痪,躺在床上的两年,是林寒人生的至暗时刻。直到2015年,在医院做康复治疗时,他遇到了正在寻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2025年4月,深圳市大为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为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在营业收入上实现了显著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也成功转正,但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以下将对公司各项关键财务指标及业务情况进行深入解读。关键财务指标解读营收显著增长,业务结
财联社4月11日讯(记者 夏淑媛) 据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下发《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5版)》。从数量来看,2025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共有103项违规行为“上榜”,相较2024版“负面清单”新增9项内容,其中涉及产品条款表述、产品责任设计及产品报送管理各两项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