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协同发展涌新潮】⑲ 共保一泓碧水 复苏河湖生态

0人浏览   2025-04-15 18:33:00

京津冀携手推进"六河五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截至目前,河北劣Ⅴ类断面比例连续五年保持为零,京津水源上游河流国控断面优良比例保持100%。

本台与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推出的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协同发展涌新潮》,今天聚焦"生态底色靓起来",看三地协同治水护水,共保碧水长流。

本台记者 丁露彤:

这里是藻苲淀,白洋淀的"西大门",漕河、府河、瀑河、萍河四条河流从这里入淀。2021年,这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系连通工程,让原本割裂的水域融为一体。而这样的生态修复还在持续,现在,生态湿地恢复二期工程已初见成效。

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藻苲淀生态湿地恢复项目负责人 杜晓:

(项目)主要疏通水系,扩大水域面积,构建了深水淀泊、浅水沼泽、生态岛屿等多种生境,项目实施后,水质显著改善,吸引了天鹅等多种候鸟来此地越冬栖息。

白洋淀上承九河、下通渤海,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眼下,白洋淀全流域38个县(市、区) 通力合作,持续推进白洋淀及上下游协同保护和生态整体修复。

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保护处四级业务主办 杨杉:

重点实施了"清淤疏浚、百淀联通、退耕还淀、科学补水、严密防洪"五大工程,协同实施了城镇、农业、农村的污染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逐步恢复白洋淀的"华北之肾"功能。

如今的白洋淀,水质巩固保持Ⅲ类,稳居全国良好湖泊行列,水位稳定在7米左右,生物多样性水平持续提高,野生鸟类达到295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9种。

雄安新区居民:

现在这个水质环境变化特别好,就是说特别清亮,现在好多这个鸟类,几百种鸟,好多鱼,我们都能看到。

京津冀三地山水相连,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我省携手京津推进永定河、白洋淀等"六河五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协同治水护水,让河湖碧水长流。

官厅水库,永定河上最重要的控制性枢纽工程,也是首都的重要水源地。2023年,北京市、河北省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以此为基础,今年年初,官厅水库上游洋河怀来朱官屯段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怀来县分局副主任科员 李海峰:

一方面是切断上游的污染源,另一方面是在官厅水库上游设置一道生态屏障,来保证官厅水库的入库水质能够稳定达标。

朱官屯就是这道屏障的所在地。如何将上游的污染牢牢把控住、净化掉?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给出的答案是:人工湿地。

河北建工集团洋河怀来朱官屯段环境整治项目负责人 呼士宇:

我们这个地方像是一个把守的关卡,到时候这里会建成一个,两万四千平米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相当于三个多足球场那么大,我们在里面分层铺设过滤材料,上面再用表面流湿地和植物覆盖,这里就相当于是一个默默干活的"地下过滤工厂"。

整个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届时,将有效改善怀来县洋河河段及官厅水库水环境质量。

共保一泓碧水,十一年来,京津冀三地不断强化跨省重点流域联保共治,健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三地协同发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河湖面貌焕发新的生机。2024年河北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连续三年达到80%以上,劣Ⅴ类断面比例连续五年保持为零,京津水源上游河流国控断面优良比例保持100%。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