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财务造假案曝光,7月22日复牌后,科创板公司诺泰生物(688076.SH)被ST。
近日,诺泰生物公告,公司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简称《事先告知书》)。
证监会经调查确认,2021年,诺泰生物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即通过不具有交易实质的交易虚构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构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在2023年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文件中,存在编造2021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重大虚假内容。证监会拟对诺泰生物罚款4740万元,拟对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赵德毅罚款合计1800万元。其他相关责任人也将被处以罚款。
2021年,诺泰生物登陆科创板。也就是说,在上市首年,公司就策划了这起财务造假案。
诺泰生物的实际控制人为赵德毅、赵德中兄弟,二人热衷资本运作,驱动诺泰生物资产规模快速扩大。但随之而来的是,诺泰生物财务承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47.76%,较2021年底的不到15%大幅攀升。
诺泰生物财务造假,基金踩雷。Wind数据显示,根据基金陆续披露的半年报,至少有9家基金公司踩雷。其中,华夏基金公司在二季度新进入股东之列。
财务造假虚增利润2595万
上市首年即造假,诺泰生物及相关责任人将领罚单。
2024年10月22日,诺泰生物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2天后,公司公告,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之一赵德中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公司当时公告,经公司自查,本次立案可能涉及公司2021年度技术转让相关事宜。
2025年7月18日,诺泰生物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事先告知书》。证监会对诺泰生物及其实际控制人赵德中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欺诈发行一案已经调查完毕。
经查,证监会认定的诺泰生物及相关人员违法事实为,2021年12月,诺泰生物向浙江华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及上市持有许可人权益(简称“技术转让”),并于当年12月28日确认业务收入3000万元。浙江华贝既不具备支付技术转让款的资金实力,也不具备实际应用该技术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同期,诺泰生物策划向浙江华贝增资。浙江华贝向诺泰生物支付的技术转让款最终来自诺泰生物的增资款。诺泰生物技术转让业务不具有商业实质,不应确认收入。该业务导致诺泰生物2021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诺泰生物实际控制人、时任副董事长赵德中协助全面管理诺泰生物各项业务,组织安排实施技术转让业务、安排他人为浙江华贝支付技术转让款提供融资,并要求调高浙江华贝估值。
2022年12月,诺泰生物筹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4.34亿元。在《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信息”部分公开披露了公司2021年度财务数据。如前所述,诺泰生物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总额的20.64%。这些内容存在重大虚假内容。
基于上述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等,证监会拟对诺泰生物及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罚。其中,拟对诺泰生物作出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740万元罚款的处罚。相关责任人赵德中、赵德毅、金富强、童梓权、谷海涛、徐东海也将领受罚单,涉及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董事、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等,其中,公司实际控制人赵德中被给予警告并罚款1300万元,实际控制人赵德毅被给予警告并罚款500万元。
赵氏兄弟违规不是首次
财务造假、信披违规,赵德中、赵德毅兄弟栽了。实际上,热衷资本运作的赵氏兄弟,是有“前科”的。
公开信息显示,本世纪初,就职于诸暨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的赵氏兄弟辞职创业,跨界医药领域,投资杭州诺泰制药,涉足多肽药物赛道。2016年,诺泰生物在新三板挂牌。
2016年11月,诺泰生物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定增收购澳赛诺的全部股权。澳赛诺主营新药注册中间体的工艺开发、销售,由留美博士金富强创立,此次交易顺利完成。
但此次交易存在不少违规之处。2019年,股转公司监管部向公司、赵德毅、赵德中出具自律监管措施的决定,理由是收购澳赛诺时未披露交易对手中的关联方,且相关高管也未回避表决。赵氏兄弟委托他人代持股权,以增加澳赛诺的持股比例。
2021年,赵氏兄弟将诺泰生物推进了上交所科创板。随即,公司使用部分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实施“杭州澳赛诺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其中,7000万元、8000万元分别以增资、借款的方式提供给澳赛诺。
2022年,诺泰生物转让新博思控股权,并再次加码澳赛诺。澳赛诺通过“新药SPN007GLP-1/GIP双靶点项目专利技术所有权”,作价2000万元增资禾泰健宇,以获取后者超9%的股权。
频频进行资本运作,诺泰生物称,公司实现和巩固了在多肽和寡核苷酸等细分领域的领导地位。
近几年,诺泰生物的经营业绩表现稳定。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1.63亿元、4.04亿元,同比增长11.89%、26.20%、148.19%。2025年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增长130.10%。
不过,积极动作的诺泰生物财务承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7.25亿元,有息负债15.93亿元。
备受关注的是,诺泰生物财务造假案发,多家基金踩雷。
根据尚在更新的Wind系统数据,2025年二季度末,至少有9家基金公司持有诺泰生物股权,其中,华夏基金公司等4家在二季度新进入。2025年一季度末,社保基金110组合持有诺泰生物408.29万股股份,二季度是否退出,有待诺泰生物半年报揭晓。
IT之家 7 月 22 日消息,长城汽车官方今日发布 2025 年业绩快报,公布了其第二季度营收情况。官方称该季度是“历史最佳第二季度”,总营收 523.48 亿元,同比增长 7.78%、环比提升 30.81%。另外,长城汽车 2025 年二季度净利润 45.86 亿元,同比提升 19.46%、环比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财务造假案曝光,7月22日复牌后,科创板公司诺泰生物(688076.SH)被ST。近日,诺泰生物公告,公司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简称《事先告知书》)。证监会经调查确认,2021年,诺泰生物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即通过不具有交易实质的交易虚构营业
泰国警方7月15日宣布侦破一宗针对中国公民的绑架勒索兼谋杀案。24岁的中国男子杨某入境泰国后,被勒索3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66万元)未果,最终遭到杀害。警方于7月14日在清迈府美林县一处林地发现其遗体。泰国警方搜查案发住宅/图源《清莱时报》7月15日,泰国第五警区警长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这是一起中
日前,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发布《2025全球汽车展望》。该报告预计,到2030年,目前在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的129个品牌中,只有15个仍将保持财务活力。这些品牌数量仅占当下新能源汽车品牌的11.6%。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新能源市场将经历残酷的洗牌,当前活跃的众多品牌或将黯
格隆汇7月17日|据西安海关消息,上半年,陕西进出口总值2445.1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1705.3亿元,同比增长10.6%;进口739.8亿元,同比增长1.1%。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1465.1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省出口总值的85.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