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四问三河市“店招禁用红蓝黑”:何时开始?损失谁来赔?

0人浏览   2025-04-16 07:49:00

近日,河北廊坊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一事引起各界广泛关注。4月15日,廊坊市联合调查组就此事发布通报称,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上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去年年底,三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里面提及到广告牌匾的设计导引。目前,改为绿色的蜜雪冰城招牌已改回红色。律师认为,商户两次更改广告招牌的费用应由相关部门承担。

蜜雪冰城原本红色的招牌改为了绿色招牌。网络图

疑问1:广告牌颜色禁令是何时开始执行的?

“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的禁令,究竟是从何时开始推行的?

据媒体报道,4月14日,有商户提供了一段视频,据称是2024年10月三河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刘某在某市场关于“广告牌改底色”的现场谈话。视频显示,一戴眼镜、身着西装的男子说:“按书记的要求,西边打造的是学院风、国际化。”“不允许有红色底色的牌匾,红色代表火,比较火热,人到里面比较亢奋,所以咱们去红去蓝。”该男子还说:“你把广告牌弄红了,大伙进里面就有一种烦躁的感觉。”“所以去红去蓝,蓝色太俗,所以你要暗色调。咱们在今后设置牌匾时,一定要改正。”

视频里,该男子强调:“市场局是执法监管的单位,并不是行业主管部门。但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在我们市场监管局,所以咱们对市场标准化建设,一定要加大提升。让咱们来,就是看看人家方舟市场(已按要求完成整改的市场)是怎么做的,咱们年底前务必要整改完成。”

提供视频的商户说,视频中讲话的男子,是三河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刘某。媒体记者从三河市委宣传部官方账号“文明三河”的公开信息查询到市场监管局负责人刘某的照片,与视频中男子高度相似。

今年4月上旬,有媒体报道称,三河市禁止商户使用红黑蓝三色做招牌底色,要求当地商户更改招牌颜色。当地的蜜雪冰城、好想来等连锁品牌门店将红色招牌换成了绿色。蜜雪冰城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3月中旬有城管队员上门通知,规定红色的不让用。对方没有出示相关的文件,只是口头通知。

廊坊发布情况通报。廊坊市政府网站截图

疑问2:强制换色的广告牌是否已换回?

在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已经被免职消息传出后,不少网友开始关心,此前更换的招牌,已经换回来没有?

4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三河市此前更换为绿色招牌的蜜雪冰城门店,已连夜换回红色招牌。不过,当时好想来多个门店以及其他更换招牌颜色的商家还未二次更换。一些普通商户表示,他们关注到蜜雪冰城已经将招牌换回去的消息,但他们还未接到换回去的通知。

4月15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致电三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询问已经更换颜色的招牌何时能够换回,工作人员回复称,这个问题需问该局备案室,并提供了联系方式,但备案室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疑问3:推行禁令有无法律法规依据?

据了解,2024年12月4日,三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提及三河市广告牌匾的设计导引,要求颜色上遵循“色浅、淡雅、明快、协调”的原则,底色可选用如:浅咖色、浅灰色、玫瑰金、棕榈金色、闪金色、米黄色、浅黄色、橘黄色、象牙白等。

《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还列出了广告牌匾设计的“负面清单”:不允许一店多牌;不允许字体超过纵面宽2/3,横两侧留边;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字体不允许用通用电脑体,应该有设计;牌匾内容不允许有广告内容等等。

这个文件最后的“附加说明”显示,《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内除明确禁止内容外,均为指导性意见。也就是说,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字体不允许用通用电脑体等为明确禁止要求。

《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部分内容。网络图

4月15日,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法律角度看,三河市相关部门强行推行的“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的禁令缺乏充分依据。虽然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保持建筑物的整洁、美观,但并非要求政府强制临街商铺更换颜色。《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并非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只是一般规范性文件,不能作为强行更改商户招牌颜色的合法依据。

此前,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李鹏霞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政府可以对城市户外广告、标语牌等进行管理。但依据《行政许可法》,政府行为需公开透明,若要强制统一店铺招牌标准,需要相应的法律依据。在三河市案例中,城管部门仅以“城市规划”为由,口头通知商户更换招牌颜色,未提供正式文件或法律依据,存在程序违法的嫌疑。

疑问4:两次更换招牌费用该谁赔偿?

付建律师认为,“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的责任主要在于三河市相关部门,他们未遵循合法程序,也未充分考虑商户权益,导致商户被迫更改招牌颜色。根据《国家赔偿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商户两次更改广告牌的费用,应由相关部门承担。因为是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导致商户产生额外费用,商户有权要求行政机关赔偿损失。

付建律师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依法依规管理城市。需依据《行政许可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遵循法定程序,不能让领导“拍脑袋”式决策,影响市场经济的顺畅运行。

上游评论: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还有问题要追问

据媒体报道,针对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河北廊坊市联合调查组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至此,这起引发全国网友关注的闹剧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结果。

对商铺招牌颜色下手的事在其他城市也有发生,有的是黑白配的“殡葬风”,有的是蓝底白字的“简约风”,一条街千店一面,一般都美其名曰“整治市容市貌”。至于怎样才是赏心悦目的“市容市貌”,他们并不听取群众意见,也不关心商铺风格,只是强行将极为个性的审美习惯上升为行政决策的依据,推而广之、强迫招牌“变脸”,结果只能是被舆论当笑话看。

三河市的这场闹剧,还有一个细节令人深思。在网友曝光三河市“蜜雪冰城”变“绿雪冰城”、甚至医院红十字变成绿十字之后,三河市有关部门一直对媒体的舆论监督保持缄默,始终没有认真解释禁用“红蓝黑”的具体原因和依据何在,也没有诚恳认错、正式撤销这项不当决策。城管部门工作人员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如果不怕麻烦、不心疼钱,可以改回原颜色”的奇谈怪论,请问这个“麻烦”是谁造成的呢?如果禁用“红蓝黑”有扎实的法理依据或民意基础,又何必朝令夕改呢?

这起闹剧固然荒诞,但荒诞背后还有严肃问题要追问。这个行政命令是如何出台的、谁提议的,决策的依据和过程到底是什么,有没有预估到这项决策引发的后果?如果三河市的政治生态就是“一言堂”,就是“领导一张嘴,下级跑断腿”,那才是比禁用“红蓝黑”更严重的问题。这意味着决策流程完全出自“关键少数”的个人喜好,完全无视各种法规制度的约束,具有极强的随意性,长此以往,必将与法治政府建设、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则背道而驰,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一块小小的广告牌,可以窥见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现在,各地都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不好,不是靠表态、靠文件,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市场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而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需要做到“有需必应、无事不扰”,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如何管住“看得见的手”,还要下大力气健全长效监督机制、优化行政决策流程,不该管的不要管,该管的要管到点子上,这样才能让更多企业放心投资入驻,不必担心出现禁用“红黑蓝”这类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不是这场闹剧的终点。当地要反思和整改的,不是到底该禁“红黑蓝”还是“蓝白绿”,而是如何保护群众利益、优化营商环境,如何让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只有心里多一些群众利益、多一些对法律制度、市场规律的敬畏,决策才更可能得到拥护,而不是砸了城市形象的“招牌”。

相关新闻

中国广告协会:“禁色令”是一堂深刻的教育课

针对“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一事,4月14日晚间,中国广告协会对此表示,三河市的 “禁色令” 是一堂深刻的教育课。在城市管理中,应正确处理好城市形象与广告店招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和商户权益,让广告店招更好地服务消费、提振消费。

中国广告协会认为,店招作为商业广告的重要形式,它不仅是店铺的标识,更是品牌传播的有效载体。在三河店招事件之前,也有不少城市发生过类似情况,中国广告协会标识专业委员会也通过不同渠道反映过意见,呼吁有关管理部门重视广告店招规律和功能作用,尊重店主的创意。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