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产业链串起农民致富链

0人浏览   2025-05-27 10:59:00

【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各地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柞水县的小木耳成为富民大产业,2024年带动1.5万人就业;千阳县去年生产苹果苗木3000万株,占全国72%……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有效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

近期印发的《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这将进一步推动各地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陕西聚力打造苹果、茶叶、畜禽肉类、蔬菜、中药材5条千亿级产业链,以及乳制品、食用菌、猕猴桃3条百亿级产业链。2024年,全省8条重点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达6480亿元,带动形成26条市级超百亿元、131条县级超十亿元的特色农业产业链矩阵。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模式将农民嵌入产业链发展全过程,以特色产业链串起农民增收致富链,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发展农业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目的在于让农民与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分享乡村产业增值收益。

发展农业产业链可以扩大就业“蓄水池”。当前,就业压力大,稳就业任务艰巨,急需开拓就业岗位资源,扩容就业“蓄水池”。广阔的农村天地,应是就业创业的热土。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增加了农业领域就业岗位,增强了农村地区吸纳就业的能力。近年来,一些返乡创业者借助科技手段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农业经营主体的增长,为更多劳动者在农村就业提供了机遇。

以生产要素增值促进群众增收。日前,一则“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山羊进房”的消息引发关注。当地将农村闲置的老旧房屋改造成标准化的养殖圈舍,大力推进肉羊庭院养殖。这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农村资源,实现资源增值,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激发了乡村发展潜力。

农业是高投入和高风险产业。推进农业产业链健康发展,需要加大政策和资源倾斜力度,稳定和改善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将产业聚在“链”上,让农民富在“链”上。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